11月30日,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福建廈門、漳州開幕,大會主題是“兩岸農情,融合發展”,全面展現兩岸農業農村交流合作成果。
在這里,能看到產品的融合。一直以來,臺灣的農漁產品在大陸都非常受歡迎,特別是這幾年輸入量不斷加大,貿易往來頻繁。去年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大陸與臺灣地區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量還達到842萬噸,同比增長16.25%,這說明疫情也擋不住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這次展會上,有來自臺北、高雄、新北、臺中等臺灣縣市的一百多家參展商,帶來了百香果、高山茶、阿里山咖啡等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展會還設有“兩岸味道”集市,既有大陸各地的特色美食,也有臺灣精致小吃,供大家品嘗試吃。
在這里,能看到事業的融合。臺灣農民創業園展區可以說是展會上人們關注的焦點,展區中央亮起的一棵樹形展臺,象征著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目前共在14個省份建有28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臺創園建設始于2006年,由農業農村部、國務院臺辦組織實施,已經成為臺資農企來大陸投資興業的橋梁紐帶,也承載了無數臺創客們的事業與夢想。值得一提的是,臺創客代表之一謝東慶入選了2022年度三農人物,是18年來首個入選三農人物的臺灣同胞。
在這里,能看到思想的融合。兩岸企業、參展商共聚一堂,搭建新平臺、迎接新朋友、探索新合作。12月2日還將舉辦“鄉建鄉創 振興有我”兩岸青年交流會,邀請海峽兩岸有志青年圍繞鄉村建設展開交流,并在會上發布10個“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先進青年典型案例”。作為主辦地的廈門,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極佳詮釋,廈門已經成為兩岸種子種苗合作的重要基地,還引進100多名臺灣鄉村規劃師參與廈門鄉村建設。
總之,在這場盛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岸農業農村融合發展的累累碩果。我們也相信,兩岸農業農村交流合作必將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挺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