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14日,由天津市兒童藝術劇院策劃制作的國內首部兒童沉浸式互動體驗劇《少年歇洛克》連演兩場。每場50組親子家庭在范竹齋故居體驗了一把穿越戲,兩個小時的沉浸式演出讓孩子們過足戲癮。
記者從天津兒藝獲悉,繼首演兩場全部售罄后,本周六、日還將加演兩場。作為天津兒藝首次嘗試制作沉浸式體驗劇,《少年歇洛克》有哪些創作難點?又是憑借哪些亮點受到孩子們的歡迎?記者采訪該劇總導演孫加、制作人田坤奇,請他們分享該劇創作的點滴。
導演長舒了一口氣
有別于成年人版本的沉浸式體驗劇,兒童版更需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體驗感、趣味性和安全措施等問題。孫加坦言,首演下來,最大的感受并不是興奮,而是“長舒了一口氣”。“以前是我們在臺上演,和觀眾之間隔著距離;這一次是面對面直接交流,現場會產生很多之前排練中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這就要求演員既不能脫離故事主線,又要照顧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對于演員來說很有挑戰性。”孫加說。
孩子們的沉浸感超出預期,也成為該劇的難點。孫加表示:“孩子們的想象力太天馬行空,他們真的相信劇情,很快就全情投入自己的角色里。比如有一場戲,6個孩子需要去運送藥品,然后他們就自發團結協作,兩個人打掩護,兩個人去拿藥品,還有兩個人去放哨、探路。關鍵這6個人進場之前互不認識,僅運送藥品這樣的劇情就能合作到這種程度,讓我很意外。通過這兩場演出,我發現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是非常豐富的。”
孩子直呼意猶未盡
首演兩場,散場后孩子們紛紛要求和演員們合影,直呼兩個小時的沉浸式體驗讓人意猶未盡。孫加表示,每個孩子來到現場后的感受都不同,有的是“社恐”變“社牛”,有的是“戲精上身”,也有害羞內斂的,但是在劇情的推動下,大家都能找到互動劇的樂趣。
制作人田坤奇告訴記者,這是天津兒藝第一次制作沉浸式體驗劇,首演很成功。演出結束后,他采集到不少孩子在演出結束后的反饋,一份份真摯的評價給了他們很大的肯定和鼓勵:“一個7歲的小觀眾表示,對于《少年歇洛克》沉浸式互動劇,是因為好玩,所以喜歡。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特別高興。”田坤奇表示。(記者 高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