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公益 > 正文

擔當一任林長 守護一片森林

7月的長沙,滿目蔥蘢,生機勃勃。遠眺,群山迤邐連綿,蒼翠如黛;近觀,城鄉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2021年以來,長沙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建立健全“四級三員”體系,全力保障資金投入,探索創新護林手段,做優做強林業產業,實現林草資源“保存量、擴增量、提質量”,為實施“強省會”戰略筑牢了生態屏障、壯大了綠色動能。

一幅山青木秀、鳥語花香、生態宜居的綠色畫卷正在省會徐徐展開。

制度為核,織密林地防護網

“嚴禁野外用火、砍伐林木……”6月25日,烈日當頭,寧鄉市夏鐸鋪鎮鳳橋社區護林員謝宇在責任網格內一寸一寸巡林,隨車攜帶的喇叭里循環播放著他用寧鄉土話錄制的護林宣傳語。當他發現一處林地有蟲害跡象,便打開手機上的巡護管理APP,現場視頻連線鎮林長辦反映情況,以便林業部門第一時間處理問題。

像謝宇這樣的護林員,遍布星城的山林大地。

2021年10月,長沙出臺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目標是到2025年,森林蓄積量達3500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穩中有進;到2035年,森林蓄積量達4700萬立方米以上,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戰鼓催人,風生水起。按照“市級抓縣級、縣級管鄉級、鄉級包村級”的原則,長沙迅速建立四級林長體系,設市級林長11名、縣級林長83名、鄉級林長1068名、村級林長2390名。市委書記、市長簽發林長令,市級林長巡林15人次,帶動各級林長以“擔當一任林長、守護一片森林、造富一方百姓”為己任,積極開展巡林共1.3萬余人次。

在此基礎上,全市共劃分管護網格1161個,率先全省在每個網格配齊護林員、監管員、執法員“三員”隊伍。每名專職護林員管護面積不超過1萬畝、綠心地區不超過5000畝,并由市、縣兩級確保每人每年不低于2萬元待遇,統一巡護著裝、巡護工具、巡護手冊、管理考核,同時將林長制工作納入市對縣的績效考核,發揮“指揮棒”作用。

半年多來,1161名專職護林員、826名監管員、265名執法員“戰斗”在長沙的每一座山頭,巡查野外用火、亂砍濫伐、侵占林地行為,監測森林病蟲害,保護野生動植物,走村入戶宣傳防火,真正實現了“山有人看、林有人護、火有人管、責有人擔”。

科技為翼,巡林護林更智慧

6月24日上午11時30分,瀏陽市洞陽鎮智慧林火預警平臺值班室里響起刺耳的警鳴聲,管理員李博群迅速打開電腦系統上的報警彈窗,發現是洞陽村隱真組的一片農田上有人燒雜草,已經出現明火并冒出黑煙。他趕緊呼叫鎮護林隊,不到5分鐘,該片區護林員周上京趕到現場,緊接著,其他隊員也帶著專業滅火設備趕到,大家齊心協力,火很快被撲滅。

這是洞陽鎮的一次山林滅火演習,也是日常工作的縮影。“我鎮智慧林火預警平臺在全鎮重點林區科學布局了6個熱成像采集高清攝像頭,每兩分鐘完成一次360度探測旋轉,共可覆蓋72平方公里區域,當探測到森林火點或煙霧,平臺會自動報警并將火情抓圖、錄像、精準位置等傳送至指揮中心。”洞陽鎮鎮長陳滿紅介紹,平臺上線半年,共預警火情49起,通過早發現、早處置,最大過火面積不到60平方米。

“加快建立智慧林業體系”是實施“林長制”的重要任務。瀏陽市投入300萬元,構建了全省唯一、全國領先的智慧林業信息平臺,其中的巡護管理系統將瀏陽512名專職護林員全部納入,形成集涉林問題收集、巡護軌跡記錄、反饋問題實時響應、人員考核為一體的管理閉環;而森林資源時空大數據庫則為每一塊林地頒發了“電子身份證”,輔以資源監管系統和監測系統,讓林業工作人員一鍵導航直達衛星圖斑處置現場,讓森林督查圖斑大大下降。

更多“黑科技”不斷涌現:瀏陽配備無人機42架,在省內率先實現無人機巡林全覆蓋;寧鄉建立起視頻巡山系統,一旦發現有火點、闖入者、非法捕獵、非法采伐等現象,會自動拍照留存,便于森林公安辦案;全市更多的林地豎立起太陽能語音宣傳桿,采取燈光、警鈴、語音等方式,對進入監控區的人員進行宣傳勸導……

通過“人防”和“技防”的有效結合,真正實現了“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立體化智慧管護模式,讓違法破壞森林濕地資源的行為無所遁形。

聯動為魂,奏響林業“大合唱”

進入盛夏,氣溫攀升,森林防火不可大意,位于岳麓區坪塘街道白泉村的全省首家村級森林消防站也正在加強培訓和演習。

“白泉村有近萬畝長株潭綠心區林地,一旦發生火災,形勢十分嚴峻。”白泉村黨總支書記、村林長、消防站站長張堅介紹。2021年,該村投資50萬元,將閑置房屋改建成120平方米站房,配備森林消防泵、手提滅火器、風力滅火機等專業設備,由7名護林員擔任森林消防員,村民組長及黨員志愿者40余人為機動成員,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后上崗。“從前距離最近的消防力量抵達村里需要20分鐘,如今村級消防員幾分鐘就能集結到位開展救援。”

“森林草地濕地資源保護原來作為一項業務工作,主要由林業部門管理,而林長制的推行,強化了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主導作用,聯動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長沙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鄧陽鋒介紹。

廣泛的協同聯動在全市的綠色舞臺“上演”: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為生態強市提供法治保障;市林業局和市氣象局聯合建立全省首家林業物候監測基地,開展氣象要素對林業作物生長環境的影響評估;各縣(市、區)積極開展松材線蟲病聯防聯治,率先在全省啟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瀏陽、長沙縣在“兩長三員”的基礎上,每個鄉鎮(街道)組建一支40人以上的森林消防大隊,形成了覆蓋全域的森林火災“半小時救援圈”……

人民群眾也責無旁貸地參與到“林長制”中來:寧鄉率先全省推出“百姓林長”制,350名“百姓林長”、3500名森林守護志愿者志愿利用空閑時間,義務開展森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環保文藝宣傳等;瀏陽運用“黨建+微網格”平臺,將全市3.2萬名微網格長納入林長制體系,作為“志愿護林員”聯系29萬戶家庭,覆蓋149萬人,將群防群護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個角落;更多黨員干部帶頭、市民參與,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撫育管護、認建認養等活動,全市上下形成了植綠、愛綠、護綠的文明風尚。

與此同時,長沙還結合市場需求,重點推進“一縣一特”油茶和花卉苗木等產業發展,全面推進林工產業、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豐富的生態資源、興旺的林業產業成為長沙人民的“幸福不動產”。

(記者謝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長沙“林長制” 生態屏障 林業產業 林草資源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

日本熟妇XXⅩXX潮喷_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_欧美free人妖交泄精_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_欧美综合在线精品第二页